
你看这位老者面部扎着十多根银针,乍看是不是有点吓人?其实,扎的都是面部的穴位。这位老者面部麻木,针扎后稍过时间,症状便有所缓解。这是中医针灸最常见的治疗手段之一,医生将针具按照一定的角度刺入患者体内,经捻转或提插,对人体特定部位进行刺激,即可达到治病的目的,目前已被列入“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”。

都说中医之奇在于平中见奇。用这样一根小小的针挑破手指处,取出皮下脂肪或黄色粘液,患者饮食异常、面黄肌瘦的情况就可以得到好转。这是中医治疗疳积的一种方法。疳积,也就是俗称的积食,挑疳积法是中医针疗派生出的诸多针法之一。

这不是在挖耳朵,而是耳穴诊断。在中医理论中,耳朵通过经络与人的五脏六腑、四肢百骸发生关联。要是内脏患病了,相应的耳穴处就会出现变化。通过观察耳廓形态变化,可以诊断疾病,按压耳部穴位,还可以疏通经络。

民间有“家有三年艾,郎中不用来”的谚语,说明了艾草对健康的益处。艾灸也是中医针灸疗法的一种,点燃用艾叶制成的艾炷、艾条,熏烤人体的穴位,就能达到保健治病的目的。重庆市中医院,一名老人正在接受艾灸治疗。

艾灸起初主要是用于治疗风寒、寒湿,如今不少市民选择用这种疗法调养体质,防病于未然,让自己不生病、少生病。医生点燃用艾叶制成的艾炷,通过艾热刺激人体表穴位,激发经气活动,在热力熏烤下,老人又有了精气神儿。

工作累了?走,约个足疗。人的双脚上有60多个穴位,因此脚又被称为“人的第二心脏”。先用中药泡个脚,再对脚部穴位进行按摩拍打,从而刺激脚部穴位、反射区和经络,使得身体血液循环畅通,又恢复精神啦。

这么大一团火,不会烧伤吗?别紧张,火并不会直接接触到皮肤。酒精棉球燃烧后,罐子内的空气被抽光,在压力作用下,罐子会紧紧吸附在皮肤上,造成局部瘀血,可以通经活络、行气活血、消肿止痛、祛风散寒。这种治疗方式名为拔罐。

中国传统医学的放血疗法又称“针刺放血疗法”。是用三棱针、粗毫针或小尖刀刺破或划破人体特定的穴位浅表脉络,放出少量血液,以外泄内蕴之热毒,达到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。具有消肿止痛,祛风止痒、开窍泄热、镇吐止泻、通经活络之功效。

中医认为,痛则不通,通则不痛,如果某个部位疼痛,就说明那个部位气血不通。先在患者头部穴位用针轻轻戳破皮肤,然后用罐子覆盖在穴位上,抽出空气,放出少量血液,能达到气血通畅的治疗目的。这种在头上进行的治疗,一定得由专业医师操作。

别看女孩背部印记斑斑,这正是疗效使然。这种治疗方式名为刮痧,皮肤局部出现的暗红色出血点名为“出痧”。遇上中暑、感冒、头痛等,刮刮痧,能起到活血化瘀、排毒解毒、迅速改善微循环的作用。除了在中医馆、中医院接受治疗,一些市民还会在家自己刮痧。

不少爱美的市民喜欢敷面膜,中药成分的面膜或许更能让人安心。不同种类的面膜可以改善不同的皮肤问题,如美白、去斑、去皱、保湿、消炎等。在重庆市中医院,来做中药面膜的市民不少。

头上着火了?放心,这并不会伤着皮肤。戴上头巾后,医生点燃药酒,在头顶上来回熨烫,片刻之后,戴着手套的左手猛地将火束整个盖在头巾上,火苗熄灭的同时,药物热力也透过头巾渗透到皮肤中。这可是巴渝大地世代相传的民间医术绝活之一,更是国家级非遗项目。

中医传统的芳香疗法。我国自古以来就有焚香熏香的习俗和传统, 并属于中药外治法之一。从中医的角度来看,香味可通过口、鼻、毛孔进入人体,从而影响脏腑功能,亦调和气血。而从现代药理的角度,闻香时,气味分子可以刺激人体产生免疫球蛋白,加强身体的新陈代谢能力,调节人体的神经功能。

出月子后,用艾草洗澡,艾草泡澡具有:去湿气、寒气、活血化瘀、通经络、消炎、杀菌、消毒等功效。